配舰船的核心思路是根据基地发展阶段和战斗需求灵活调整。前期主要依靠护卫舰和驱逐舰,基地等级提升逐步解锁更高级舰船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舰船,比如澄海级、雷里亚特隐身型等护卫舰,它们消耗资源少但战斗力不俗。记住不要过早建造驱逐舰,因为前期资源紧张,护卫舰足够应对大多数战斗。等到基地四级后,可以考虑补充工程舰和后勤驱逐舰来提升资源采集效率。
前排要放置高护甲或高闪避的肉盾型舰船,比如FG300装甲型或斗牛级,中后排则配置输出型舰船,比如红宝石离子型或枪骑兵。如果敌方舰载机较多,可以适当增加防空型舰船。维修船在前期作用较大,但中后期治疗效果有限,不如换成输出舰船。载机型舰船需要搭配强力舰载机才能发挥价值,否则不如选择直接攻击型舰船。
舰队速度同样重要,尤其是执行偷袭或快速打击任务时。高速舰船能缩短行军时间,减少被拦截的风险。偷矿或拆家时,建议组建专门的快速舰队,比如诺玛M470搭配云海级,再补充一些高速护卫舰。主力舰队则更注重火力和生存,可以适当牺牲速度。战巡和航母虽然强大,但移动速度慢且占用指挥值高,最好通过增援方式加入战斗。
前排承伤舰船要优先点满装甲系统,中后排输出舰船强化攻击属性。载机型舰船重点提升机库容量和舰载机出击效率,工程舰则要平衡开采设备和仓储扩容。技术点分配并非固定不变,需要根据战场环境调整。比如敌方舰载机多时就加点防空属性,面对高护甲敌人则强化穿透效果。每次调整加点后,记得通过实战检验效果。
进攻前务必侦查目标,了解对方防御配置和舰队动向。如果发现敌方主力不在或防御薄弱,可以果断偷袭。战斗结束后尽快撤离,避免被对方援军反打。遇到强敌时不要硬拼,可以呼叫盟友协同作战。灵活运用包夹战术,高速舰队能绕过敌方前排直接攻击中后排。